12月16日、17日,為進一步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由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碳中和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一屆青山湖青年學者論壇——碳中和路徑與對策”在國重大樓舉行。

浙江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沈滿洪教授,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姚昕教授,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社立民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陳浩副教授、安子棟副教授、梅應丹副教授、潘冬陽助理教授、孫頻助理教授,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孔令乾博士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參會。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魏楚教授主持。
沈滿洪教授在本次論壇開幕致辭中指出,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協同推進碳中和與經濟增長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本質要求,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進一步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決定于浙江杭州舉辦第一屆青山湖青年學者論壇。他對眾多學者的踴躍參與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的發展沿革,從提出打造生態大學的理念,到建設生態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展現了我校在促進生態文明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沈滿洪教授強調了本屆青山湖青年學者論壇的重要性,碳中和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采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全球性行動,深度減排、實現碳中和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各位專家通過重要的學術會議,將先進的理念用于提升今后的學術研究水平。
魏楚教授指出,沈滿洪教授及其團隊在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氣候變化經濟學等方面為浙江生態文明的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雙碳背景下,浙江農林大學在學科體系、科學研究、智庫建設等方面有生態化的鮮明特色,學術成果和理念建設契合論壇的主題,在碳中和研究上有顯著優勢,因此在浙江農林大學舉行本次論壇意義重大。這類論壇在未來可以變成常規性的學術交流方式,推動各單位人才培養、實踐探索、科學研究和戶外考察等方面的戰略合作。
在學術報告環節,姚昕教授、杜立民教授、陳浩副教授、安子棟副教授、梅應丹副教授、潘冬陽助理教授、孫頻助理教授和孔令乾博士分別作題為《城市密度對城市碳減排邊際成本影響研究》《Command thy blessing from above: Vertically delegated carbon reduction targets and firm export performances in China》《供電質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自152個國家的實證研究》《粘性預期與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Do Carbon Markets Promote Environmental Justice?Evidence from China's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Program》《雙碳目標下的金融政策:理論模型與研究前沿》《The Philosopher's Stone for Science : The CatalystChange ofAl for Scientific Creativity》《綠色金融與生物多樣性》的主旨匯報,從研究背景、理論機制,研究方法、創新點、研究結論等方面對相關領域的研究進行了報告,有關專家針對性地點評論文的創新點和存在的問題。

本次會議由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碳中和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共同主辦,浙江省生態文明智庫聯盟、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共同協辦。會議議程歷時兩天,分臨安青山湖生態考察、碳中和經濟學教材編寫會議以及青山湖碳中和論壇等內容,生態文明研究院研究所、內設機構等負責人以及低碳發展領域的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生態文明研究院 錢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