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學院科技處童再康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目前,浙江省觀賞性綠化主栽品種相對單一,自主開發的新品種較少,彩葉花木品種極少,園林配置較難,美化效果欠佳,所以針對浙江省花木栽培的現狀,及時發展彩葉觀賞花木生產迫在眉睫,意義十分重大。
從1999年開始,該課題組以肖山為實驗、示范和推廣點,邊引種實驗,邊示范推廣,采用品種的引進和新品種的選育相結合的方法,在短短5年時間,先后選育出一大批彩葉新品種,并通過各種植物的觀賞特性分別命名為:紅葉石楠、金葉冬青、彩葉金絲桃、花葉絡石、金葉小檗、龍形小檗等數十個新品種,這些新品種有的隨四季變化變顏色,有的隨著溫度變顏色,有的見了光也會改變自身的顏色。
如選育出的小檗,會通過光照程度自動轉變自己的顏色,光照量越多,其色彩越淡,光照最多的葉子就變成了白色,而在樹枝中間的嫩芽則是紅色,生長在底層的樹葉由于光照少,葉子呈現普通的綠色。這樣一來,一株小檗就有紅、白、綠三層三種顏色,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多彩的感覺。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彩葉植物和花不一樣,它們四季都不會凋謝。
和小檗一樣,選育成功的紅葉石楠也十分神奇,這種植物會隨四季的更替變化顏色。夏天,它可以白得像雪,而下雪天,它會紅得像火一般,這種新品種還具有抗污染強,顏色發亮等特點,對道路綠籬的建設和各種彩色林帶建設將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由于掌握了彩葉花木新品種的選育方法和一些特殊品種的良種繁育、優質種苗培育等關鍵技術,浙江林學院彩葉花木新品種研究成果課題組已經通過省級鑒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選育技術。目前,彩葉花木新品種研究成果已經在浙江省內積極推廣,課題組還在浙江各地建立了一大批采穗圃,形成了年產2000萬株新品種的生產能力,金華、寧波、開化等地廣大農戶紛紛引種,大大帶動了浙江省及周邊地區花木產業的發展。
《 中國環境報》200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