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學院2004屆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這是該校連續第四年本科畢業就業率超過90%。作為浙江省內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究竟是靠什么,能夠取得如此高的就業率,能夠在畢業生人數增加、畢業生競爭強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較高的就業率呢?這是林學院實施六大工程,重點突出人才培養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浙江林學院狠抓教學質量,確立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性人才的科學定位,走出了一條培養具備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的新路。
該校采用考試與教學相分離的方法,加強學生的基礎學科的教育,并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專業實習相結合,很大程度上促使大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良好風氣已經成為林學院的一種流行;在個人素質拓展上,林學院不斷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通過學生社團、志愿者協會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鼓勵支持學生創業和開展各種實踐等對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行培養。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修讀“輔修專業”、“第二專業”以及“雙學科學位”,以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林學院學生處、團委還與有關培訓單位合作,開設了秘書、助理商務師、營銷員、商務英語等資格證書培訓班,開展駕照、教師資格證書的培訓,為學生們筑就了素質培養的第二平臺。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該院確立了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不斷拓展育人空間,使學生創新能力和操作技能不斷得到加強。學校組織并參與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林業經濟論文研討等學術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創新能力,并多次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同時,學校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傳播知識途徑多樣化,打破專業界限,優化教學知識結構,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通過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能動性明顯提高,整體素質得到了發展,畢業生在參與國家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研以及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名列全省前矛其中除了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以外,創新教育使得該校學生思想境界也得到提高,去年該校有10名應屆畢業生應團中央號召前往西部開展志愿者活動,其中赴西部大學生志愿者趙鑫立,作為支援西部大學生志愿者的杰出代表還應邀前往北京參加中央十臺“人物”專題節目錄制。
《浙江日報》200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