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7日,由中國林學會主辦,中國林學會林業計算機應用分會和浙江農林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智慧林業大會(CSFC2025)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舉行。500多名來自全國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的院士專家、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研究生參加大會。
智慧林業是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路徑。本次大會圍繞“數智林草,慧聚浙里”主題,集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專題論壇、海報展示、成果展覽等于一體,旨在全方位展現林草信息化建設成效,集聚各方力量,加強智慧林業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我國林草信息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和發展,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林草行業的深度交叉融合,賦能林草新質生產力穩步提升,全方位高質量推進林業智慧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應邀做了題為《人工智能與智慧農林業》的主旨報告。報告認為,智慧農林業是現代信息技術、工業裝備技術與現代農林業生物技術深度融合的全新生產經營方式。未來,我國農林業將呈現綠色、現代、智慧三大基本特征,并從五方面發力——加強AI農林業研究應用,培育相關產業,突破關鍵技術;統籌推進智慧農林業與數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丘陵山區機械化,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構建農林產品智慧供應鏈,實現全流程數據管控;發展農林業數字創意產業,優化農林業功能結構,全面推動農林業現代化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朱教君做了題為《新形勢下高質量實現碳中和的思考》的主旨報告。報告指出,要深刻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意義。聚焦能源供應端與消費端的產業革新,深入推動鋼鐵、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重點行業進行低碳/無碳技術轉型,強調信息化賦能產業新發展;聚焦人為固碳端的“兜底”保障,要堅持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大力發展生物-生態固碳路徑,構建生態系統“持久碳匯”。
與會專家認為,推動林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加強關鍵技術攻關、促進數據資源共享、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智慧林業發展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林業實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大會主席、浙江農林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馮海林教授表示,近年來,學院一直深耕智慧林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在林業信息化、林業信息感知與人工智能方向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研發的軟硬件產品在全國推廣使用。本次大會集中展示了我國智慧林業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將有力推進我國林業現代化建設邁入新階段。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4/27/content_332090.html 科技日報 20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