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的東湖校區隆重莊嚴、氣氛熱烈,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在這里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781名本科生、812名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生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194名留學生,將在浙江農林大學翻開人生的新篇章。
校黨政班子成員周國模、應義斌、方偉、王自勇、金佩華、沈希、胡祖吉出席典禮,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喻樹迅出席典禮。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史永安主持。

校長應義斌教授代表學校對全體新生表示歡迎,并作了題為“做自信的奮斗者”的講話。他圍繞“浙江農林大學究竟是什么樣的大學、新生究竟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等新生關心關注的問題,深情回顧了學校60年的創業發展史,用一系列客觀數據展示了學校深厚的辦學實力,以生動的案例激勵新生成長為充滿自信的奮斗者。

應義斌指出,每當學校面臨歷史進程中的關鍵節點,浙農林人總是能夠堅定發展自信、努力開拓奮進,用實際行動詮釋出生命不止、自信不滅、奮斗不息的應有之義。新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優秀個體,擁有不可替代的特征特質,未來存在著無限的可能,要相信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成長自我,為未來的人生征途厚植揚帆遠航的發展基礎。
應義斌勉勵新生,作為學校歷史的續寫者和學校精神的傳承者,要勤于思考感悟、甘于潛心問學、樂于團結協作、勇于擔當責任,真正去做一個勵志與篤行并立、責任與擔當并肩、理性與情懷并重的棟梁之才。
副校長王自勇宣讀了2018級新生獎學金表彰決定。出席典禮的領導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獎。

教師代表、工程學院孫慶豐老師,校友代表、農業與食品科學學院植物保護專業2010屆畢業生林高昂,在校生代表、園林學院研究生施健健同學,2018級新生代表、文法學院本科新生舒一諾同學分別發言。


典禮上,舉行了莊嚴的新生入學宣誓儀式。

典禮結束后,全體新生觀看了迎新晚會,豐富多彩的節目展現了我校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展示了“求真 敬業”的校訓和“堅韌不拔 不斷超越”的學校精神,演繹了“攜手再超越,共筑農林夢”的校慶主題,增強新生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晚會在齊唱《浙江農林大學校歌》的歌聲中完滿閉幕。


特邀嘉賓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紀委書記董偉統、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佘德松,學校中層干部,教師代表、校友代表,新生輔導員和班主任參加典禮。
做自信的奮斗者
——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應義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人言,人間四月,春意闌珊、芬芳滿園,那是農林大學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人亦言,十月微涼、繁花未謝、銀杏金黃,那個放眼秋水長天、泛起無盡詩意的農林大學更是美得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不過我卻認為,每年的九月才是農林大學最好的時光:一張張充滿自信與希望的青春臉龐聚集于此,于是山水間有了年輕靈動的氣息,樓宇間有了青春進發的足跡……你們的到來,不僅為學校增添了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也讓擁有60年辦學歷史的浙江農林大學迎來了新的傳承者和奮斗者。
作為校長,首先我要代表學校向2018級3781名本科生、812名研究生、14名博士生和194名留學生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正式加入浙農林這個美麗而溫暖的大家庭!同學們一定知道,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國第三十四個教師節,我提議,讓我們同樣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為學生成長成才而夙興夜寐、不辭辛勞的老師們!
同學們,你們即將在浙江農林大學度過自己人生中最為寶貴也最為難忘的四年青春時光,在踏進學校大門時,你們的心中不免會有諸多疑問,比較集中的我想會是這樣兩個問題:一是我讀的這所大學究竟是一所什么樣的大學?二是我來這里究竟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關于第一個問題。我想這樣回答同學們:
你們選擇的這所大學,2018年正式成為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博士授予單位,在全國本輪增列的所有單位中位居第一。同時也成為了浙江省屬高校中擁有5個及以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7所高校之一;
你們選擇的這所大學,2017年順利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浙江省屬高校中具有全職院士的6所高校之一;
你們選擇的這所大學,擁有28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在浙江省屬高校中位居第4,其中4個是國家級創新平臺,這一數量在省屬高校中與其他兩所高校并列第一位,并是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兩所浙江省屬高校之一;
你們選擇的這所大學,是浙江省屬高校中主持獲得4個及以上國家科學技術獎的3所高校之一,也是省屬高校中實現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六連冠”的唯一高校;
你們選擇的這所大學,是浙江省屬高校中擁有2個及以上ESI全球前1%學科領域的9所高校之一,也是浙江省屬高校中擁有全國前4名學科的2所高校之一。
說到這里,相信每一位浙農林人都會為我們共同的家園而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然而,在這一系列辦學成就的背后,卻是同學們有所不知的奮斗與艱辛。從1958年建校伊始,農林大學就深耕臨安一方,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與在杭其它高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資源差距與地域短板,往往面臨著較為艱難的發展環境或是處于相對不利的競爭地位。但是,無論是在學校辦學歷史中與原浙江農業大學的“兩合兩分”,還是在2001年東湖校區建設時期,每當學校面臨歷史進程中的關鍵節點,浙農林人總是能夠堅定發展自信、努力開拓奮進,用實際行動詮釋出生命不止、自信不滅、奮斗不息的應有之義。
如今,浙江農林大學經過60年的發展,早已沖破制約學校事業發展的各種束縛,成為一所屹立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西端,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認可、兄弟院校高度評價、歷屆校友高度贊譽的高等學府。可以說,浙江農林大學和全體浙農林人正經歷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值得自信的時代。這個自信源于全體浙農林人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的奮斗精神;源于浙江農林大學60年堅定信心、砥礪前行的自信基因。同學們作為一名“新浙農林人”,我希望你們能用寶貴的大學時光甚至是用一生的時間成長為一個自信的奮斗者。這也是我對前面第二個問題所作出的堅定回答!
一葉輕舟,何患激流?擁抱自信敢于勇立潮頭
就在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馬云1999年第一次去香港宣傳阿里巴巴的視頻,他在進行關于電子商務的主題演講時,臺下既沒有回應,也沒有掌聲,很多觀眾都低頭看手機或是側身與他人交談,甚至還有人沉沉睡去。因為在那個時候,提及電子商務,人們想到的只會是亞馬遜、eBay這樣的電商巨頭,而絕不會相信一個中國的年輕人和一家年輕的中國公司在長期由美國公司壟斷的電子商務領域中能激起什么波瀾。但是,年輕的馬云臉上卻始終帶著自信的微笑,并且用一種自信、沉穩的語氣說完他想要對觀眾所說的話。當然,誰也不會料到,在數年后,這位不起眼的年輕人的背后是一個市值曾高達5361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六,為世界所驚嘆的阿里巴巴。
此時此刻,在臺上看著如此年輕、如此優秀的你們,我的心中滿是欣慰與歡喜。同學們,也許你們并不知道,如果按照高考成績來衡量,你們每一位都是位居同齡人前6%的佼佼者。在我看來,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優秀個體,每一個人都擁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特征特質。盡管年輕的你們,沒有太多人生閱歷或是成功經驗,也不太可能擁有許多社會資源。但是,因為年輕,你們的未來存在著無限的可能;因為年輕,你們做任何事都會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你們就像一葉輕舟,雖小雖輕,但從不懼怕大潮大浪、險灘激流;也因為年輕,你們可以試錯、不怕失敗,在試錯中前行,在失敗中成長。所以,同學們,你們要倍加珍惜稍縱即逝的校園時光,在大學這樣一個價值高地與智慧殿堂里,相信自我、努力學習、放飛夢想、擁抱未來,充滿自信地去做每一件對自身成長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把大學作為一個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成長自我的起航之地,為未來的人生征途厚植揚帆遠航的發展基礎。
一介書生,誰懼浮沉?執于奮斗爭做國之棟梁
我們不妨看看中國近現代史以來的大事件:無論是提倡科學、銳意革新的新文化運動,或是為國奔走、救亡圖存的五四愛國運動,還是解放思想、一路向前的改革開放年代,亦或是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千千萬萬讀書人在時代的洪流中始終心系天下蒼生、投身改革創新、爭做國之棟梁,而無懼世事變遷、歲月浮沉,他們在時代的每一個片段中都留下了屬于讀書人的奮斗身影與精神風骨。
同樣,浙江農林大學在其60年的發展歷程中,亦涌現出了許多無愧于棟梁之稱的優秀校友:他們中有嘔心瀝血、獻身“三農”的黨的好干部楊東海;有疾惡如仇、屢破懸案,長期奮戰在刑偵第一線的“2017年度中國法治人物”俞流江;有始終將“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優質生物藥”作為公司使命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俞德超;也有成功入選2018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投身創新創業的優秀校友代表黃炳川龍。他們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奮斗經歷何嘗不是同學們今后寫好人生奮進之筆的鮮活榜樣?!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勤于思考感悟、甘于潛心問學、樂于團結協作、勇于擔當責任,真正去做一個勵志與篤行并立、責任與擔當并肩、理性與情懷并重的棟梁之才。在此,我想用習總書記的一句話與你們共勉,那就是: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親愛的同學們:
如果與世界諸多具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歷史的大學相比,農林大學與在座同學們一樣,是一個正值韶華、勃勃英發的青春少年。60年來,它一直像一位知心朋友一般,和每一屆學生一同成長、一起進步,與每一屆校友唇齒相依、共生共榮。還有40天時間,我們即將迎來農林大學60周年華誕。今天,你們作為農林大學歷史的續寫者而來;未來,你們還將作為農林大學精神的傳承者走向社會。同學們,請你們記住,你們站立的地方,是幾代浙農林人為之自信、為之奮斗、為之驕傲的地方。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像農林大學的許多優秀校友一樣,在這里成長為一個充滿自信的奮斗者!我也特別愿意相信,故事里常常寫到的,那些有志于征服星辰大海的舵手,未來一定會涌現在你們的中間!
謝謝大家!
(新聞中心 周彥兵 堯甜 集賢學院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