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少師生選擇了回家探親、外出旅游、休假療養,但是在浙江農林大學的教室、寢室、圖書館、實驗室等處,卻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為考研考證而拼搏、有的為科研攻關而奮斗、有的為迎接60周年校慶而忙碌……
留校的師生們,他們堅守各自的崗位,默默無私地奉獻,他們也許沒有感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帶給我們的卻是平凡而真實的感動。這是一份耕耘,一份堅守,一份擔當,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助力學校高水平發展、為60周年校慶獻禮。
耕耘:天道酬勤,以夢為馬
圖書館內、考研教室中,一摞摞厚重的參考書,一個個伏首案前的身影,沒有太多的言語,他們是被夢想召喚的一群人。他們的青春激情如同夏季室外翻滾的熱浪,而此刻,只想盡情地揮灑在書海之中。


擁擠忙碌的實驗室里,有這樣一群人,仿佛有什么在吸引著他們,各種儀器試劑、測算數據,他們甚至都顧不上去擦拭一下額頭細密的汗珠。奮斗在實驗室,為科研做貢獻的他們,為了心中的一份信念,早已沒有假期的概念。


暑期是本科生錄取工作的重要階段,也是就業工作的持續期。全校上下經過40多天連續奮戰,共錄取新生3815人;負責就業的老師們,暑期也依然奮斗在工作一線,為廣大畢業生按時到單位報到入職辦理最后的程序。
堅守:恪盡職守,心之所向
即便是假期,學校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依然堅持在崗位上。守候的是肩上擔的一份責任,亦是心中存的一份牽掛,是他們的堅守換來了學校的平穩運轉、快速發展。


暑期到了,校園維修改造的“黃金時期”也到了。建管處的工作人員,頂著酷暑穿梭忙碌在實驗室建設、大西門改造等多個項目施工現場,成為烈日下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保衛處的工作人員針對暑假期間校園維修改造施工的實際情況,特別加大對施工現場、重點要害部位以及學生公寓的巡查力度,確保暑假期間校園安全。

食堂里,因為有工作人員的堅守,即便是暑期,我們依然吃著可口的飯菜;學生公寓正常值班,全力保障留校學生溫馨的住宿環境;考研自習室開放,讓留校考研的同學有一個安靜有序的學習環境。后勤人用最優質的服務,為假期留校的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努力拼搏的浙農林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擔當:放棄假期,獻禮校慶
今年10月,學校將迎來60周年華誕,這是學校回顧辦學歷程,總結辦學經驗,加強校友聯絡,弘揚傳承學校精神的契機。校辦、宣傳部、建管處、校慶辦等不少部門今年沒有暑假:校史館修建,《學校發展紀實》、《優秀校友采訪擷萃》、《農林記憶》、《東湖歲月》等系列文集編印,專題宣傳片攝制,宣傳冊、校報專刊、學校發展成就展等校慶系列宣傳品的設計制作,校慶晚會編排,大西門改造、東湖畔景觀建設……一個個校慶項目的持續推進,都彰顯著師生們的責任和擔當。

根據學校黨委統一部署,宣傳部、校友辦還牽頭組織開展“一縣一故事”大型采訪活動,以特殊的形式向校慶獻禮。各個學院的數百名師生先后奔赴全省各個縣市區,邀請校友回“家”參加校慶,開展校友采訪、圖片和視頻采集,記錄校友們的農林回憶,號召廣大校友積極參與校慶、融入校慶、感動校慶、共享校慶。

暑假期間,教務處牽頭啟動開設《大學寫作》通識課程,組織專家教授利用假期進行備課;集賢學院教職員工也一直忙碌著,為確保求真實驗班提前開學精心準備;環資學院利用假期承辦了省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體軍部組織學生參加中國大學生山地戶外挑戰賽,并取得冠軍……各部門、各學院以自己的努力和擔當,紛紛為校慶60周年獻上了禮物。
這是浙農林人的暑期留校故事。他們用自己的一份耕耘、一份堅守、一份擔當,為這個炎炎的夏日賦予了生動的色彩。他們有的是為了夢想蓄積力量,有的是堅守本職心系學校發展,正是這一份份的堅持,成就了最好的浙農林人,也成就了最好的浙江農林大學。
(新聞中心 堯甜 學生通訊社 丁夢星 張潤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