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農林有“藝”思——藝術設計學院2025年生態藝術節開幕式暨生態服裝秀在東湖校區風雨操場體育館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施美紅、倪建均出席活動,校外十余家服裝企業負責人等參加。
施美紅指出,藝術不僅是審美的表達,更是對生態文明的詮釋;生態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她鼓勵大家以美育為引,爭做生態藝術的傳播者,用畫筆、設計、影像記錄自然之美;以創新為翼,勇做生態藝術的探索者,融合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有“浙農林大辨識度”的生態藝術品牌;以行動為筆,做踐行生態藝術的行動者,將低碳生活、垃圾分類等環保實踐轉化為藝術靈感,讓“可持續”成為生活美學。


當晚,“棱鏡·生長”生態服裝秀驚艷亮相,46名2025屆本科畢業生以天地間的自然元素為創意,將山川的脈絡、草木的紋理、花鳥的靈動,巧妙融入服裝設計的每一處細節。他們匠心獨運,選用各類可持續材料,精心雕琢出一系列既洋溢著藝術美感,又深深烙印著環保理念的服裝佳作,被師生稱贊為“最美畢業論文”。

本次活動由藝術設計學院主辦,學校辦公室、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教務處、團委、國教學院、體軍部、機關黨委、美育教育中心、錢王服飾有限公司協辦,農林大附屬小學、衣錦小學等小學生,各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師生代表及企業嘉賓800余人參加活動。

據悉,生態藝術節將持續至5月底,涵蓋十大主題板塊,通過藝術市集、非遺體驗、數字光影秀等多元形式,展現生態與藝術的深度融合。后續活動亮點紛呈,“吳越·風華”數媒之夜融合文化與創意、藝術與科技,帶來震撼的視覺體驗;“視見·新生”視傳新境展探索藝術賦能未來的可能;“藝”起療愈——水彩公開課感受藝術的療愈力量;“藝”起沙龍——美育研討會共話藝術與生態教育的創新路徑。
(藝術學院 李鵬)